一、专业介绍
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专业作为全国重点学科,以其国际化的具有前沿性的教学模式闻名于国内外,经常与国内外著名大学进行教学科研交流。本专业注重高品质、高素质复合型精英人才的培养。课程设置注重前沿性和实践操作性,将经济发展和公司企业管理及决策紧密结合;课程教授有超强师资团队,由我校教授、部委专家、企业高管联合组成。更具特色的是还拥有:
完善的班务管理制度
提供专职教务管理团队,构建优质服务、全程教学监督、确保高质量完成学业
丰富的班务活动
定期举办活动交流,不同行业、专业的学员提供多方面的交流与人际拓展平台。
面对社会经济活动中各类型行业的不断进步、不断发展的要求,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,提高在职人员的业务素质,中国人民大学在北京举办技术经济及管理课程研修班。
二、培养目标
培养具有扎实的项目、企业运营管理、管理技术创新、项目管理、经济分析等专长,具有较强的企业管理与经济分析能力的专业人才。
培养企事业单位中高层管理人才,战略发展部、企划部、项目管理部、信息管理部、技术创新部的部门经理、项目经理、公司经理等高素质企业经济管理人才。
三、师资力量
温铁军
二级教授,博导,人大学术会副主任,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,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唐 忠
经济学博士,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学术委员会委员
孔祥智
经济学博士,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党委书记兼副院长,人大中国合作社研究院院长朱信凯
经济与管理学博士,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副院长;农业部青年联合会副主席。
张利庠
管理学博士,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副院长,全国十佳企业培训师、策划师,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。宋华
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、博士研究生导师、副院长。兼任北京现代管理研究会会长、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秘书长、商务部市场调控专家库专家、南开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等职。
胡锦光
法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副院长。兼任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、国家统计局法律咨询顾问毛学峰
经济管理学院,师从辛贤教授,获管理学博士学位。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
刘刚
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商学院院长助理。兼任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、中国社会科学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副理事长、北京现代企业研究会秘书长。杨伟国
教授、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。兼任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院长、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党委书记、院长助理、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副所长、苏州高新区人力资源产业研究所所长。
四、课程设置
企业管理方向:
公共课 |
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(集中辅导) |
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|
专业英语 |
|
基础课 |
现代管理学 |
市场营销 |
战略管理 |
|
专业课
|
发展金融专题 |
技术创新经济学 |
投资项目评价 |
|
专题讲座 |
技术经济专题 |
|
||
方法课 |
经济与管理研究方法 |
应用经济研究方法 |
||
选修课 |
供应链管理 |
国情教育 |
||
人力资源管理 |
公司理财 |
|||
资本运营和战略财务决策 |
管理经济学 |
|||
跨专业生补修课 |
应用统计学 |
高级管理会计 |
项目管理方向:
公共课 |
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(集中辅导) |
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|
专业英语 |
|
基础课 |
现代管理学 |
市场营销 |
战略管理 |
|
专业课
|
发展金融专题 |
技术创新经济学 |
投资项目评价 |
|
专题讲座 |
技术经济专题 |
|
||
方法课 |
经济与管理研究方法 |
应用经济研究方法 |
||
选修课 |
供应链管理 |
国情教育 |
||
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|
项目时间与成本管理 |
|||
资本运营和战略财务决策 |
公司理财 |
|||
跨专业生补修课 |
应用统计学 |
高级管理会计 |
金融与公共经济管理方向:
公共课 |
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(集中辅导) |
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|
专业英语 |
|
基础课 |
现代管理学 |
市场营销 |
战略管理 |
|
专业课
|
发展金融专题 |
技术创新经济学 |
投资项目评价 |
|
专题讲座 |
技术经济专题 |
|
||
方法课 |
经济与管理研究方法 |
应用经济研究方法 |
||
选修课 |
供应链管理 |
国情教育 |
||
金融投资分析 |
公共经济学 |
|||
财务报表分析 |
公共政策分析 |
|||
跨专业生补修课 |
应用统计学 |
高级管理会计 |
市场经济与投资分析方向:
公共课 |
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(集中辅导) |
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|
专业英语 |
|
基础课 |
现代管理学 |
市场营销 |
战略管理 |
|
专业课
|
发展金融专题 |
技术创新经济学 |
投资项目评价 |
|
专题讲座 |
技术经济专题 |
|
||
方法课 |
经济与管理研究方法 |
应用经济研究方法 |
||
选修课 |
供应链管理 |
国情教育 |
||
市场经济学 |
发展经济学 |
|||
国际投资 |
金融衍生工具 |
|||
跨专业生补修课 |
应用统计学 |
高级管理会计 |
注明:课程设置以当年教学计划为标准。
五、报名及入学条件
1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,表现良好的业务骨干,身体健康,能坚持在职学习。
2、获得学士学位后,工作三年以上(含三年),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作出成绩,有一定的科研成果者优先。
3、不具备上述第2款条件,旨在提高本人业务素质,报名条件可放宽到从事本专业工作三年以上的大专以上学历者,但本种研修生不能申请硕士学位。
六、报名手续
1、填写课程研修班报名登记表;
2、本人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、身份证复印件及一寸照片6张、两寸照片4张(蓝白底皆可)
3、有论著(包括著作、论文、调查报告)者交复印件;
注:交付学校审核的本科毕业证书、学士学位证书、身份证必须真实有效,若因证书不真实造成后果,一切责任由本人自负。
七、联系方式
报名地址:中国人民大学民德主楼105(A2口进)
电话:400-6260888
八、资格审查及收费标准
1、由学院进行资格审查,审查通过后,发给研修通知书;
2、课程研修班研修费用一次交清,研修费25800元,正式开班上课后,学员因故不能坚持上课则视作自动放弃学习,不退费用。
3、申请硕士学位按我校有关收费标准缴纳相关费用。
【交费方式】
根据个人情况,可选择以下方式缴费:
银行汇款刷卡
开户行: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紫竹院分理处
户 名:中国人民大学
帐 号:0200007609026400244
备 注:技术经济及管理××级+姓名 地点:学校财务处
时间:周一至周五
上午8:00—11:00下午14:00—16:00
备注:寒暑假(周二 周五)
九、学习方式
学制:两年,北京学员采取周末授课;外地学员集中授课,可提供网络视频辅助教学。
部分想进行脱产学习的同学可申请统招研课程旁听!
颁发结业证书
完成研修班规定的学习项目并参加考试合格者,经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审核颁发“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课程研修班结业证书”。通过全国统考及论文答辩,颁发管理学硕士学位
注:申请学位说明
一、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资格
1.获得学士学位满三年后,可申请办理考试资格证。办理考试资格证后,参加我校研究生院组织的四门题库课程考试(题库课考试科目:①管理学原理;②市场营销;③企业战略管理;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)和国家水平考试(外国语和工商管理综合:管理学原理、市场营销、企业战略管理、财务管理)。
2.在所学专业有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,即在有正式刊号、公开发行的期刊上发表与管理学相关的论文,3000字以上。
二、我校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步骤:
1.参加研修班学习。
2.获得学士学位满三年的,本人提出申请(6月或10月),提交本科学位证和学历证书原件、《中国人民大学接受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资格登记表》和《科研成果承诺书》,由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资格审核、验证,审核通过,取得《课程考试资格证》。
3.在规定的时间里缴纳全部课程考试费(不包括国家水平考试费),(申请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费200元、课程考试费每科250元)合计3950.00。
4.在取得课程考试资格证当月起,四年内通过我校组织的所有学位课程考试和国家水平考试。题库课考试每年举行两次(4月和10月),国家水平考试每年5月举行一次。
5.全部考试通过后的一年内提交硕士学位论文,提出论文答辩申请,交纳论文指导、答辩费6500元。
6.在论文提交后半年内进行论文答辩。
7.论文答辩通过后,按规定程序授予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硕士学位(管理学)。
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